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一、基礎安全操作規范
1. 斷電與掛牌上鎖機制
斷電流程:保養前必須切斷設備總電源,將配電柜內的斷路器切換至 “OFF” 狀態,并取下鑰匙由操作人員隨身攜帶。
掛牌警示:在電源開關處懸掛 “正在維修,禁止合閘” 的警示牌,防止他人誤操作送電。對于具備遠程控制功能的設備,需同時鎖定遠程控制終端。
驗電確認:使用專業電筆對電氣柜內的母線、端子排等部位進行驗電,確認無電壓后再進行后續操作。
2. 機械部件鎖定措施
傳送帶制動:保養傳送帶或分選執行機構前,使用主要夾具固定傳送帶輥筒,防止傳送帶因重力或殘余應力意外滑動。
推板固定:對于氣動或電動推板,需關閉氣源(斷開氣管或關閉氣閥)并釋放氣缸內殘余壓力,使用墊塊將推板固定在非工作位置。
運動部件鎖定:涉及齒輪、鏈條等傳動部件時,需使用止動銷或鎖定扳手固定主動輪,避免部件意外轉動。
作業場景 | 必需防護裝備 | 注意事項 |
電氣系統維護 | 絕緣手套、防滑鞋、護目鏡 | 手套需符合耐壓等級要求(≥1000V),鞋底需具備絕緣性能 |
機械部件清潔潤滑 | 防切割手套、耳塞、防塵口罩 | 處理尖銳碎屑時需戴防切割手套,長時間作業需佩戴耳塞降低噪音傷害 |
粉塵環境作業 | N95 級防塵口罩、防護帽、防塵服 | 口罩需貼合面部,防塵服袖口、領口需收緊,防止粉塵侵入 |
高空作業(如機頂維護) | 安全帶、防滑鞋、安全帽 | 安全帶需固定在設備的承重結構上,禁止掛靠在傳送帶支架等非承重部件上 |
三、關鍵風險點防控措施
1. 電氣安全防護
禁止帶電作業:嚴禁在設備通電狀態下接觸電路板、傳感器等電氣元件,如需檢測電路參數,需由持證電工使用萬用表等工具操作。
靜電防護:維護視覺識別系統的工業相機或鏡頭時,需佩戴防靜電手環,避免靜電擊穿精密電子元件。
潮濕環境警示:在潮濕天氣或設備表面有水漬時,需先擦干電氣部件表面,使用絕緣隔板隔離潮濕區域再進行作業。
2. 機械傷害預防
工具使用規范:使用扳手、螺絲刀等工具時,需確認工具頭部與螺栓匹配,防止打滑導致手部受傷;禁止將工具放置在傳送帶或運動部件附近。
間隙檢查安全:檢查傳送帶與輥筒的間隙時,手指嚴禁直接伸入,應使用長柄工具(如鑷子)輔助取出碎屑。
多人協作機制:拆卸重量超過 20kg 的部件(如大型光源組件)時,需至少 2 人協作,使用吊裝設備或支撐架,禁止單人搬運。
3. 粉塵爆炸防控
防爆作業要求:木材粉塵濃度較高時,嚴禁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(如鐵制工具),應選用銅合金或防爆塑料工具。
除塵系統優先啟動:進入設備內部保養前,需先啟動車間除塵系統,降低環境粉塵濃度;禁止在粉塵未清理的情況下進行焊接、切割等動火作業。
靜電接地處理:設備金屬外殼、傳送帶需定期檢查接地電阻(≤4Ω),防止靜電積聚引發粉塵燃爆。
# 四、特殊作業安全規程
1. 有限空間作業(如設備腔體內部)
通風與檢測:進入封閉腔體前,開啟強制通風設備 15 分鐘以上,使用氣體檢測儀檢測氧氣濃度(≥19.5%)和可燃氣體濃度(≤爆炸下限的 10%)。
外部監護:必須安排 1 名人員在設備外部全程監護,保持通訊暢通,監護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。
照明要求:使用安全電壓(≤36V)的防爆燈具,禁止使用普通白熾燈或手機照明。
2. 軟件維護安全
權限管控:非授權人員禁止進入設備操作系統后臺,修改參數前需備份原始數據,避免因參數錯誤導致設備異常動作。
防病毒措施:維護電腦需安裝工業級殺毒軟件,禁止插入未經檢測的 U 盤或連接互聯網,防止病毒攻擊導致設備失控。
# 五、應急處理與培訓
1. 緊急情況響應
急停按鈕位置:操作人員需熟知設備各區域急停按鈕的位置(如控制柜、傳送帶兩側),遇突發情況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并切斷電源。
觸電急救:若發生觸電事故,需先用絕緣工具(如干燥木棍)移開電源,禁止直接接觸傷者,同時撥打急救電話。
粉塵火災處理:初期粉塵火災需使用主要的 ABC 類干粉滅火器撲滅,禁止用水滅火(可能引發粉塵飛揚)。
2. 安全培訓要求
崗前培訓:新操作人員需通過設備安全操作考核(含理論與實操),掌握保養流程和應急技能后才能上崗。
定期演練: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演練,模擬斷電、機械傷害、粉塵泄漏等場景,提升人員應急處置能力。
資質認證:涉及電氣、焊接等特種作業的人員,必須持有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,嚴禁無證操作。
# 六、環境安全管理
通道與標識:保養區域需保持通道暢通,地面無油污、積水,危險區域(如高壓電柜、運動部件)需張貼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。
廢棄物處理:擦拭油污的抹布、廢棄潤滑油等需放入主要的防爆垃圾桶,定期由專業機構回收處理,禁止隨意丟棄。
溫濕度監控:在電氣控制柜內安裝溫濕度傳感器,當溫度超過 40℃或濕度超過 80% 時,需暫停保養作業并啟動通風除濕設備。
通過以上系統化的安全措施,可整體覆蓋木材選色機保養過程中的風險點。操作人員需嚴格遵循 “先斷電、再確認、后作業” 的原則,將安全規范融入每一個操作細節,確保保養作業安全高效進行。如需針對特定風險場景制定專項應急預案,可進一步補充需求。